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,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不卡,国产精品色午夜免费观看,国产精品va在线一区二区

技術專欄

溶酶體酶(lysosomal enzyme)
供稿:科鹿生物發布時間:2022-05-04瀏覽量:4105次

1.溶酶體的發現

1949年,比利時布魯塞爾細胞病理學院科學家deDuve將大鼠肝組織勻漿,對各種細胞器進行分離,以期找出與糖代謝的酶有關的細胞器,根據實驗結果推測細胞中還存在一種新的細胞器。1955年,de Duve與Novikof合作,首次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這種細胞器,1956年被定名為溶酶體。他和他的同事——電子顯微鏡專家克洛德和帕拉迪分享了197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。

 

2.溶酶體的結構

至今只在動物細胞中發現溶酶體,溶酶體(lysosome)為細胞漿內由單層脂蛋白膜包繞的內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體。它是一種由單層膜包被的囊狀結構,且是一種動態結構。在不同類型細胞中,溶酶體的形態、大小不同。一般呈圓形小泡,直徑為0.25~0.8μm,內含多種多樣的酸性水解酶,可分解各種外源或內源的大分子物質。因而溶酶體被比喻為細胞內的“酶倉庫”“消化系統”。

3.溶酶體的分類和形成

溶酶體的形成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。一般認為,溶酶體里的酶是經粗面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后運輸到高爾基體的,在此經過加工、分揀與濃縮,被覆外膜,形成囊泡,然后離開高爾基復合體,此時只含水解酶而不含被催化的底物,稱為初級溶酶體。初級溶酶體與細胞內的胞內體、吞噬體和自噬體融合形成復合物,溶酶體中的酸性水解酶發揮作用,將胞內體和吞噬體等逐步消化,此時的溶酶體不僅含有水解酶,而且含有大量被催化的底物,是一種正在進行消化作用的溶酶體,被稱為次級溶酶體。次級溶酶體內的消化作用完成后,酶的活力變得很弱甚至喪失,僅留有未消化的殘渣,稱為殘余體。

 

 

ELK Biotechnology可以提供的溶酶體酶相關指標
貨號 品名 規格價格(48T/96T) UniProtKB
ELK3300 Human ACP2(Acid Phosphatase 2, Lysosomal) ELISA Kit 1960/2800 P11117
ELK2328 Human ACP3(Acid Phosphatase 3, Prostatic) ELISA Kit 1960/2800 P15308
ELK9590 Human TRACP-5b(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) ELISA Kit 1960/2800 P13685
ELK1930 Human RNASE1(Ribonuclease A) ELISA Kit 1960/2800 P07998
ELK1791 Human DNASE1(Deoxyribonuclease I) ELISA Kit 1960/2800 P24855
ELK1911 Human CTSK(Cathepsin K) ELISA Kit 1960/2800 P43235
ELK4714 Human ARSA(Arylsulfatase A) ELISA Kit 1960/2800 P15289
ELK2772 Human GUSb(Glucuronidase Beta) ELISA Kit 1960/2800 P08236
ELK4035 Human HAT1(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1) ELISA Kit 1960/2800 O14929
ELK9575 AcCoA(Acetyl CoA) ELISA Kit 1960/2800 /
ELK4042 Human HDAC1(Histone Deacetylase 1) ELISA Kit 1960/2800 Q13547
ELK2950 Human HAase(Hyaluronidase) ELISA Kit 1960/2800 /
 
4.溶酶體中的酶
4.1種類 

目前已發現溶酶體中的酸性水解酶有60余種,包括水解蛋白質、糖類、脂類等物質的酶。例如,酸性磷酸脂酶、組織蛋白酶、核糖核酸酶、透明質酸酶、磷酸轉移酶、β-半乳糖苷酶、芳香基硫酸脂酶A和B等。大多數溶酶體里的酶是糖蛋白,但也有例外,如鼠肝細胞和腎細胞溶酶體里的酶大部分是脂蛋白。

4.2來源 

溶酶體中的酶與分泌蛋白的形成類似,都是由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中合成不成熟的酶,然后在信號肽的引導下進入粗面內質網,經初步加工連接一些糖基團,如葡萄糖、甘露糖和N-乙酰葡萄糖胺等,內質網通過形成囊泡將這些較成熟的酶轉運至高爾基體,經高爾基體的再加工,如將N-乙酰葡萄糖胺殘基移接到甘露糖殘基上等,形成成熟的酶。 

4.3特點 

溶酶體的膜蛋白多為糖蛋白,溶酶體膜內表面帶負電荷,所以有助于溶酶體中的酶保持游離狀態,這對行使正常功能和防止細胞自身被消化有著重要意義;

所有水解酶在pH5.0左右時活性最佳,但其周圍胞質中pH約為7.2,溶酶體膜上含有一種特殊的轉運蛋白,可以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將細胞質中的H+泵入溶酶體,以維持pH為5;
只有當被水解的物質進入溶酶體內時,溶酶體內的酶類才行使其分解作用。一旦溶酶體膜破損,水解酶逸出,將導致細胞自溶。

 
5.溶酶體的功能

5.1細胞內消化 

對高等動物而言,細胞的營養物質主要來源于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質,而一些大分子物質則通過胞吞作用進入細胞,例如內吞低密度脂蛋白獲得膽固醇;對一些單細胞真核生物而言,溶酶體的消化作用就更為重要。例如,草履蟲將吞噬進細胞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顆粒物質消化,其中可利用的營養物質,進入細胞質基質用于各項代謝活動,殘渣通過胞吐作用排出。 
 

5.2自溶作用(細胞凋亡) 

通過自溶作用清除發育過程中退化的細胞和死亡的細胞,以保證細胞正常生長和發育。個體發生過程中往往涉及組織或器官的改造或重建,如昆蟲和蛙類的變態發育、足的退化和尾的消失等,這一過程是在基因控制下實現的,稱為程序性細胞死亡(即細胞凋亡),這些注定要消除的細胞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凋亡小體,被巨噬細胞吞噬并通過溶酶體消化,從而清除不需要的細胞。 
 

5.3自體吞噬

清除細胞中無用的大分子、衰老的細胞器等。許多生物大分子的半衰期只有幾小時至幾天,例如肝細胞中線粒體的平均壽命為10d左右,這就需要溶酶體將其吞噬消化。 

 

5.4防御作用

所有白細胞均含有溶酶體性質的顆粒,能消滅入侵的微生物,如吞噬細胞可吞入病原體,在溶酶體中將病原體進行處理、殺死或降解。然而,也有一些病源菌(例如,麻風桿菌、結核桿菌等)能耐受溶酶體酶的作用,因而能在巨噬細胞內存活。 

 

5.5參與分泌過程的調節

研究發現,大鼠腦垂體分泌催乳素受到抑制時,溶酶體與細胞內一部分分泌顆粒融合,將其消化降解以消除細胞內過多的激素,這種現象叫做粒溶或分泌自噬。幾乎所有分泌蛋白質和肽類激素的細胞中都存在粒溶現象,細胞通過這種方式,對激素的分泌量進行有效的調節,如將甲狀腺球蛋白處理成有活性的甲狀腺素等。

 

5.6形成精子的頂體

精子的頂體,其本質也是一種溶酶體。在受精過程中,頂體中的酶被釋放到細胞外,能消化卵子外周的卵泡細胞和透明帶,形成精子入卵的通道,便于精子進入卵細胞,達到受精的目的。
關閉

在線咨詢

Online consultation

  • 在線咨詢
  • 技術支持

關注微信公眾號

微信掃一掃立即咨詢

微信掃一掃立即咨詢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宁远县| 紫阳县| 遂平县| 黔西县| 蒙阴县| 海宁市| 崇礼县| 安康市| 岐山县| 张家口市| 晋江市| 锡林浩特市| 盐源县| 彰化市| 漾濞| 湄潭县| 攀枝花市| 抚顺县| 大宁县| 康马县| 漯河市| 泾源县| 府谷县| 呼图壁县| 洛川县| 许昌市| 仁布县| 高青县| 法库县| 崇阳县| 松阳县| 上饶市| 中卫市| 渭南市| 隆回县| 和田市| 航空| 揭阳市| 名山县| 西平县| 广水市|